产品中心
混凝土烟囱新建
2022-01-12 15:07:59
混凝土烟囱新建需严格遵循科学流程,从前期准备到最终验收,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。以下是详细的施工步骤:
一、施工准备阶段
(一)勘察设计
在施工前,专业团队需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,了解土壤承载力、地下水位等地质条件,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。同时,结合业主的使用需求、烟囱排放物特性(如温度、腐蚀性等)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(风速、风压等),进行烟囱的结构设计,确定烟囱的高度、直径、壁厚、基础形式等关键参数。设计过程需严格遵循《烟囱设计规范》等相关标准规范,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与安全性。
(二)材料采购与检验
根据设计要求,采购优质的水泥、钢筋、砂石等建筑材料。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、质量稳定的品牌,钢筋需具备出厂合格证及力学性能检测报告。砂石的含泥量、级配等指标要符合规范标准。材料进场后,需按批次进行抽样检验,只有检验合格的材料才能用于施工,从源头上保证烟囱质量。
(三)设备与人员准备
准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,如搅拌机、起重机、混凝土输送泵、模板、脚手架等,并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,确保其性能良好。同时,组建专业的施工团队,包括施工管理人员、钢筋工、模板工、混凝土工、架子工等,所有人员需具备相应的岗位技能和施工经验,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,使其熟悉施工流程和质量要求。
(四)场地清理与平整
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,移除障碍物、杂物等,然后进行场地平整,确保施工区域地势平坦,便于后续施工操作。同时,合理规划材料堆放区、设备停放区、施工操作区等功能区域,保证施工有序进行。
二、基础施工阶段
(一)测量放线
根据设计图纸,使用全站仪、水准仪等测量仪器在施工现场进行精确的测量放线,确定烟囱基础的中心位置、轴线和边界线,并做好明显的标记。测量放线的精度直接影响烟囱的垂直度和整体稳定性,需进行多次复核,确保准确无误。
(二)土方开挖
按照测量放线的结果进行土方开挖,开挖深度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。在开挖过程中,要注意控制开挖坡度,防止塌方。对于较深的基础,可能需要采取支护措施,如钢板桩支护、灌注桩支护等,以保证施工安全。开挖完成后,需对基底进行清理,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。
(三)基础垫层施工
在基底浇筑混凝土垫层,垫层厚度一般为 100 - 150mm,强度等级通常为 C15 - C20。垫层的作用是找平基底,为基础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提供良好的工作面,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地基土的作用。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密实,表面抹平,待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,方可进行后续施工。
(四)基础钢筋绑扎与模板安装
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,钢筋的规格、间距、连接方式等应严格符合要求。钢筋绑扎完成后,安装基础模板,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,安装时要保证模板的平整度、垂直度和密封性,防止混凝土漏浆。模板安装完毕后,需对其进行加固,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和位移。
(五)基础混凝土浇筑
基础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,避免出现施工缝。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较高,如 C30 - C40,浇筑时要控制好浇筑速度和高度,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,确保混凝土密实,表面无蜂窝、麻面等缺陷。浇筑完成后,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,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、洒水等方式,养护时间不少于 7 天,以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。
三、筒身施工阶段
(一)模板与脚手架搭建
筒身施工通常采用滑模施工工艺或翻模施工工艺。滑模施工时,需先安装滑模装置,包括模板系统、操作平台系统、液压提升系统等;翻模施工则需逐节安装模板和脚手架。模板安装要保证其几何尺寸准确,表面平整光滑,接缝严密。脚手架搭建应牢固可靠,满足施工人员操作和材料运输的需求,同时要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和安全网,确保施工安全。
(二)钢筋绑扎
随着模板的提升或翻转,同步进行筒身钢筋的绑扎。筒身钢筋包括竖向钢筋和环向钢筋,钢筋的规格、间距、搭接长度等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。竖向钢筋一般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定位钢筋,以保证钢筋的垂直度和间距准确。钢筋绑扎过程中,要注意与预埋件、预留孔洞等的配合,确保其位置准确。
(三)混凝土浇筑
筒身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,每层浇筑厚度一般为 250 - 300mm,浇筑速度要均匀,避免出现混凝土堆积或浇筑不连续的情况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,要快插慢拔,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、不再出现气泡、表面泛浆为宜。同时,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温度,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混凝土质量。在浇筑过程中,要定期检查模板的位置和垂直度,如有偏差及时调整。
(四)筒身收坡与表面处理
由于烟囱筒身一般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,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收坡。可通过调整模板的半径或采用特制的收坡模板来实现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,要及时对筒身表面进行处理,采用抹子将表面压光,使其平整光滑,减少表面裂缝的产生。对于有防腐要求的烟囱,还需在表面进行防腐处理,如涂刷防腐涂料、粘贴防腐板材等。
(五)筒身施工测量与纠偏
在筒身施工过程中,要定期进行测量,监测烟囱的垂直度和中心位置。可采用激光铅直仪、经纬仪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,一般每提升或翻转 2 - 3 节模板测量一次。如发现烟囱出现偏差,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偏措施,如调整模板的位置、改变混凝土浇筑顺序等,确保烟囱的垂直度和中心位置符合设计要求。
四、附属设施安装阶段
(一)内衬与隔热层施工
根据烟囱排放物的特性和设计要求,在筒身内部安装内衬和隔热层。内衬材料可选用耐火砖、耐酸砖等,隔热层材料可采用岩棉、玻璃棉等。内衬施工要保证砖缝饱满、灰浆均匀,砖的砌筑要错缝搭接,确保内衬的整体性和密封性。隔热层的铺设要紧密,厚度均匀,避免出现空隙,以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。
(二)爬梯、平台与避雷设施安装
在烟囱外部安装爬梯和操作平台,方便人员进行检修和维护。爬梯和平台的制作和安装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,焊接要牢固,防锈处理要到位。同时,安装避雷设施,包括避雷针、避雷带、引下线等,将其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,接地电阻要符合设计要求,以防止烟囱遭受雷击。
(三)烟道连接
将烟囱与烟道进行连接,连接部位要保证密封良好,防止烟气泄漏。可采用法兰连接、焊接等方式,连接完成后要进行气密性试验,确保连接部位无泄漏。
五、竣工验收阶段
(一)施工资料整理
在施工过程中,要及时收集、整理施工资料,包括施工图纸、设计变更文件、材料检验报告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、施工记录、测量记录等。施工资料要真实、完整、准确,能够反映整个施工过程和工程质量情况。
(二)质量检查与验收
工程完工后,施工单位要先进行自检,对烟囱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,如烟囱的垂直度、直径、壁厚、混凝土强度、内衬和隔热层质量等。自检合格后,向建设单位提交验收申请,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、监理单位、施工单位等相关单位进行联合验收。验收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检查和检测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,直至验收合格。
(三)交付使用
验收合格后,施工单位将烟囱交付给建设单位使用,并提供相关的使用说明和维护保养建议,确保烟囱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安全、稳定运行。